元宵节,作为中国传统节日,在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。这一天是新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,古人称“夜”为“夕”,所以正月十五也叫元夕或元夜,唐末开始称“元宵节”。
元宵节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,历经千年,从最初的祭祀、开灯祈福等活动发展到如今丰富多彩的习俗,如吃元宵、赏花灯、猜灯谜、社火等,成为传承民族文化、延续民族记忆的重要载体。在传统文化里,圆月象征团圆和美满。正月十五月圆,人们借这个节日,家人团聚,共享天伦之乐,祈愿家庭幸福、生活圆满。而在西安这座历史文化名城,元宵节更是有着独特的韵味。
古老的城墙在元宵夜披上霓裳,六百岁的青砖被流光浸透。护城河倒映着蜿蜒十里的灯带,朱雀门城楼上盘旋的金龙正昂首欲飞,龙鳞缀满电子感应灯,在游人惊呼声中次第绽放出盛唐牡丹的纹样。
沿着古老的城墙,各式各样的花灯绚烂夺目。有以历史故事为主题的花灯组,展现着西安曾经的辉煌;也有充满现代创意的花灯,将传统与现代完美结合。人们漫步在城墙上,欣赏花灯,感受着节日的氛围,仿佛穿越时空。
钟鼓楼广场的灯谜墙前,白发老者扶正老花镜,指尖掠过宣纸上的瘦金体谜面。“丝路驼铃入梦来”,小孙女脆生生读出谜题,老人笑着指向大雁塔方向——那座玄奘曾译经的佛塔,此刻正在散发出温暖的“佛光”。科技光影里,千年时光在砖缝间静静流淌。
回民街的桂花酒酿元宵在铁锅里咕嘟冒泡,戴着白帽的回族师傅手腕轻抖,糯米团子便裹着核桃仁滚入青瓷碗。永兴坊的彩灯铺子里,非遗传承人正用竹篦扎制“长安十二时辰”主题灯组......
雁塔晨钟撞破夜色,智能灯海随着声波荡漾,现代西安在古老节俗中完成了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。当最后一盏荷花灯顺渭河东去,这座城又将晨曦揉进斑驳的城墙砖缝,等待下一个轮回的璀璨。
图/文 刘佳慧